标题
鲍照行迹图(约416——466)
许可
Not Specified
+ The original author did not specify a license.

摘要

鲍照(约416——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至东海(今山东郯城)。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杰”。他出身寒微,自称“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孤门贱生,操无炯迹”。他的社会地位和经历,使他的诗较少宫廷色彩,而更多地带着慷慨悲凉的气质。对于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或者说他给中国诗歌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后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韩愈)都可以看到鲍照影响的痕迹。何焯看到了这一点,说:“诗至明远,已发露无余。李、杜、元、白,皆从此出也。”鲍照是一位非常勤勉博学的诗人,他“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他继承了自《诗经》以来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现实,抨击时政,广泛吸纳了前代乐府诗文大家和当代诗文的优长,推动诗歌体式和诗歌艺术的不断创新,形成了华艳与自然并立、典雅与通俗对举的特色,为后世诗人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Publication 日期
地区
Global
所有者
更多信息
-
语言
English
补充信息

无信息提供

Map layers WMS GetCapabilities document

评论 (0 total)

登录以添加评论

平均评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