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侯方域行迹图(1618-1655)
- 许可
- Not Specified
-
+ The original author did not specify a license.
- 摘要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明朝灭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明亡后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晚年失悔此举。网上引用清史稿只言片语,说侯方域为做清朝官而献计于清军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镇压榆园军起义。但并非如此,侯方域在清顺治七年春,因张存仁访其父,不得已上泛泛而谈的《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且张存仁在顺治八年才水淹榆园军。在35岁时,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除诗文一无所成,悔恨不已,又因违心参与顺治八年乡试,认为自己失节于明,便将其书房更名为“壮悔堂”,表示其壮年后悔之意。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明志。
清朝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岁的侯方域因国破家亡,复明无望,壮志难酬,郁闷在怀和思念香君,染病身亡。
侯方域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有代表作《...- Publication 日期
- April 14, 2022, 11:11 p.m.
- 地区
- Global
- 所有者
- xxt
- 更多信息
- -
- 语言
- English
- 补充信息
无信息提供
评论 (0 total)
登录以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