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

标题
吴伟业行迹图(1609—1672)
摘要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大都是古代诗歌百花园中的佳作。现存诗歌近千首,其中五古,七古近一百六十首。这一百六十首古诗中长篇巨制约占半数,可称得上长篇叙事诗的就有二十余篇,二十多篇长篇叙事诗这个数目在整个吴伟业诗集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大的。但是,在长期以来不发达的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发展史上,却是前无古人,后无继者。且这二十多个作品中的大多数,三百多年来被诗评家们一致公推为名篇佳构。从对这些长篇叙事诗的初步研究的结果看,无论在诗歌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吴伟业大量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开创了有清一代长篇叙事诗空前繁荣的局面,从而也奠定了吴伟业本人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点是前人没有论及的。 同时,他还精工词曲书画,堪称博学多才,著述宏丰。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因而有“诗史”之称,代表吴伟业诗歌突出成就的,当推《圆圆曲》,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达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吴伟业发展了古代七言歌行的体裁,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时人称之为“梅村体”,影响了有清一代诗坛的诗风。清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梅村体”的影子。因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梅村诗集》列为“国朝别集之冠”。

许可
Not Specified
+ The original author did not specify a license.

Publication 日期
Aug. 12, 2020, 11:57 a.m.
地区
Global
是否被准许
是的
发布
是的
是否作为特色
不是
所有者

名称
lky
电子邮件
lkylkyliukeyu@163.com
职位
None
组织
None
位置
联系电话
None
传真
None
信息

确认影像
Spatial Extent
---
Projection System
EPSG:4326
扩展x0
103.788474544660545
扩展x1
147.734137950615519
扩展y0
28.145324243898997
扩展y1
31.781925280755026
特征

语言
English
补充信息

无信息提供

联系点

名称
lky
电子邮件
lkylkyliukeyu@163.com
职位
None
组织
None
位置
联系电话
None
传真
None

参考系

连接在线
/maps/44854
元数据页面
/maps/44854/metadata_detail

元数据作者

名称
lky
电子邮件
lkylkyliukeyu@163.com
职位
None
组织
None
位置
联系电话
None
传真
None